下午三点半(24小时制是15点半)是申时下午两点到三点半是什么时辰。因为申时是15到17点。一天中的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,用地支的12个名称来表示,子时,丑,寅,卯,辰,巳,午,未,申,酉,戌,亥。用24小时表示,由23点到1点为子时,后面每俩小时为一个时辰,依此类推,到第12个时辰是亥时21到23点。你说的下午3点半在申时。
关于时辰是统一按天文学规定来解释的,就像统一定义一样,教科书板本,如3+2=5小学生和数学家的回答是一样的,不存在套路答案下午三点半是什么时辰属什么时候
答: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辰是申时。申在生肖属猴子。我们现在一天是二十四小时,古时候却只有十二时辰,于是,如果按古时候的时辰来,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,十二个时辰就有24个小时了。子时是夜间11点到1点,丑时是凌晨1点到3点,寅是凌晨3到5点,按照这个往下推就可以下午三点半是什么时辰出生。
下午3点是十二时辰中的申时。
申时是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,别称哺时、日哺,如杜甫《徐步》诗有荒庭日欲哺之句。
《资治通鉴唐纪》里也有使用晡时的例子:晡时,门坏。无济于城上请罪,进诚梯而下之。
古代中国人民还常常以晡这个字来代替晡时而写入作品中,如白居易的《宿杜曲花下》:但惜春将晚,宁愁日渐晡下午3点多是啥时辰。
扩展
不同时辰对应的时间
【子时】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: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)。
【丑时】鸡鸣,又名荒鸡: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)。
【寅时】平旦,又称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: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。(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)。
【卯时】日出,又名日始、破晓、旭日等:指太阳刚刚露脸,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下午两点到三点半是什么时辰。(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)。
【辰时】食时,又名早食等: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,(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)。
【巳时】隅中,又名日禺等: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。(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)。
【午时】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等:(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)。
【未时】日昳,又名日跌、日央等:太阳偏西为日跌。(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)。
【申时】哺时,又名日铺、夕食等:(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)。
【酉时】日入,又名日落、日沉、傍晚: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。(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)。
【戌时】黄昏,又名日夕、日暮、日晚等:此时太阳已经落山,天将黑未黑下午三点半是什么时辰属什么时候。天地昏黄,万物朦胧,故称黄昏。(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)。
【亥时】人定,又名定昏等:此时夜色已深,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,安歇睡眠了下午3点多是啥时辰。人定也就是人静。(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)。
1、 下午三点半是申时。
2、 申时是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,别称哺时、日哺,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,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,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,独创于世的。
3、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。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。十二时辰制。西周时就已使用。汉代命名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,以23点至1点为子时,1点至3点为丑时,3点至5点为寅时,依次递推。
1、 下午三点半是申时。
2、 申时是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,别称哺时、日哺,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,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,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,独创于世的。
3、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。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。十二时辰制。西周时就已使用。汉代命名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,以23点至1点为子时,1点至3点为丑时,3点至5点为寅时,依次递推。
对于下午三点半是啥时辰的问题,以上都有详细的解答和解释,可能内容有点多,大家要耐心看完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。